城市设计韧性城市(城市设计理念)

2024-07-06

明年聚焦城市更新和韧性城市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解读,房地产是一个城市存在和运行的载体,这是它最本质的特征,载体的发展一定依托于载体之上的那个东西,那就是三产业所需的厂房、办公楼、商场等和从事三产业的人及家庭需要,如住房、文体卫教等设施。

韧性: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打造韧性城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城市面临的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多,因此韧性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安全。

住建部会议明确提出明年八项重点任务,要求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会议指出,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切实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

城市更新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发展智慧城市、转变城市建设方式七个方面。《实施办法》明确城市更新区域范围为邢台市信都区、襄都区、任泽区、南和区、邢台经开区、邢台高新区(邢东新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新”在哪儿?

1、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发布,描绘了未来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宏伟蓝图。规划强调,核心区将被打造成一个纲维有序、运行高效的国家中枢,一个古今辉映、礼乐交融的千年古都,一个舒朗庄重、蓝绿环抱的文化名城,一个功能融合、内外联动的宜居城区,以及一个和谐宁静、雅锋竖旅韵东方的宜居画卷。

2、近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发布,《规划》指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规划》提出,首先应落实城市战略定位,延续古都历史格局,强化两轴、一城、一环的城市空间结构。

3、该区域是北京市开发强度最高的完全城市化地区,而且这里的规划建设工作必须紧密围绕老城核心价值的保护与传承,所以,首都功能核心区其实北京的老城保护区。

如何使海绵城市更具弹性

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建设理念。海绵城市,也称“水务弹性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其核心思想在于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具备吸水、蓄水、净化水和释放水的能力,以应对环境变化和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概念: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该概念城市的作用有以下几点: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