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景观设计专注于城市物质空间和形态设计,涉及建筑间的关系、建筑与用地、交通等的协调。 该设计领域关注城市视觉景观和环境质量,通过空间设计实现三维空间的规划和景观策略。 城市景观设计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应用,融合了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规划设计、环境美学和社会科学等知识。
2、.重视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 城市景观设计来看城市生活、文化,可以从中深刻的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在生活中的自然流霹。无论是山村小镇还是大都市,景观设计都离不开它的地域文化根基。进入这样氛围的环境中无法不让人感受到地域文化内涵。自然与人的共存是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3、城市景观设计主要侧重于城市物质空间与城市形态的设计。对整个城市或城市某个地段中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物与用地、交通等方面之间的关系。从城市体形、空间和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着重研究城市的视觉景观与环境行为,通过营建环节,落实三维空间的意向设计和景观策划。
4、景观设计的风格有:古典风格、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民族风格等。古典风格 古典风格景观设计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追求一种古典美的表达。它通常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融入人文元素,强调空间层次感和对称性。古典风格的景观往往给人以宁静、典雅、庄重的感觉。
1、活动景观,从城市功能角度看,是城市生命力的体现,公共空间与场所的设计目的就是服务于市民的活动。没有了人们的活动,城市就会失去活力,变成空洞的存在。因此,设计者需精心规划,确保城市空间能激发并满足人们的各种活动需求。
2、轴线表达。起到统领全区与局部作用的空间效果,将不同元素不同形式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达到活力要素或成统一清晰的整体结构,多用于主体结构物前的统一周边景观彰显建筑的重要地位,同时形成新的景观序列、主宾关系,常表现于重要意义建筑物、构筑物为主题的场景中。2 自然形式。
3、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的组成部分,大到绵延几十公里的风景区规划,小到十几平方米的庭院设计,都属于景观设计的范畴。所有的景观都是通过景观要素来体现的,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
上海松江新城的发展,正面临着空间布局的挑战。空间缝合理论作为一种创新视角,聚焦生态、交通、功能与形态的和谐共生,致力于破解“拼贴城市”的难题。它倡导山水与城市的对话、交通网络的连通、功能组团的交融和空间形态的统一,力求打造一个更具整体感的新城。
进行了 松江新城绿环概念规划方案 评选 松江新城绿环是环绕松江新城周边,由沈砖公路、G150黄浦江、沈海高速围合形成的环状区域,总面积约82平方公里、周长约43公里。黄浦江、油墩港、泖港、洞泾港、通波塘都亮丽登场。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奉贤县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县接壤。区境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总面积605平方公里。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据考古发现,距今约6000年,先民们就在九峰一带劳动、生息,创造了崧泽型和良渚型等古文化。
松江城市规划展示馆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展馆整体按照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以现代展示技术为叙事语言,以艺术性与人文性为表达触感,将松江的昨天-今天-明天以“人文”、“科创”、“生态”三大内容主题空间展开描绘。展示馆共分地下和地上层,地下一层为松江工业展示馆,地上一层为松江城市规划展示馆。
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规划新城11个,分别是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闵行、惠南、青浦、南桥、城桥及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新城人口规模一般为20~30万人。
无锡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方案日前基本确定。据介绍,1号线胜利门站、三阳广场站、南禅寺站、太湖广场站和清名路站等主要站点方案都充分考虑了现状和规划情况,形成各具特色的站点城市设计方案。
无锡地铁1号线2014年07月01日通车。
为了加快推进无锡地铁1号线开工前期工作,9月22日至9月25日,为期三天的无锡市地铁1号线初步设计预审查会,在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市轨道办的全力协办下顺利召开,初步设计预审查的顺利通过,标志着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设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施工图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
无锡地铁一号线,正式名称为无锡轨道交通一号线,它在无锡市区内承担着重要的交通角色。线路总长度达到242公里,其中25公里为高架线路,其余217公里则建在地下和敞开路段,确保了城市的高效连通。一号线设有24个站点,包括起点和终点站,其中有5座高架站和19座地下站,方便乘客在不同区域间穿梭。
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建设,无锡地铁1号线的延长线终于完工并投入运营。这条延长线不仅增加了多个新的车站,还连接了更多的住宅区和商业区,使得市民的出行更加便捷。此外,新的车站和线路设计也更加现代化和人性化,为乘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乘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