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韧性城市的基本特征为:吸收外部冲击、适应环境变化、应对突发事件和持续创新发展。吸收外部冲击 韧性城市具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吸收外部冲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冲击。这种吸收能力得益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和社会资本的丰富。
2、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包容性和韧性为特征。一座城市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囊括哪些特质。2020年11月16日,在第四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期间,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张振山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包容性和韧性。“包容意味着开放的态度。
3、韧性城市可以考虑到更多方面的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海绵城市可以说是“韧性城市”中的一部分,具体细化的方面。“海绵”与水密不可分。雨水花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对雨污管理系统的优化提升,城市周边生态湿地的修复利用作用于城市的生态循环等等,都属于海绵城市的范畴。
4、中国十大韧性城市有四川德阳、湖北黄石、浙江义乌、浙江海盐、安徽、南京、成都、深圳、上海、北京。韧性城市,也就是说,当灾害发生的时候,韧性城市能承受冲击,快速应对、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
碳韧性城市是指在城市治理和规划设计中协同考虑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气候灾害风险的不同需要,采用适应性管 理理念,实现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城市的目标。低碳韧性城市需要转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治理理念,从目标、政策和手 段等方面进行协同管理。
与此同时,城市治理的提升对打造抗压能力至关重要。公共财政的改革也许能够帮助城市迈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计划的重要一步,比如刺激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私人投资,实施低碳计划(包括收取资源再利用费、拥堵费)以及对加强对生物工程、碳封存方面新技术的投资。城市将无法承受推迟行动的代价。
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内容如下:节约用水,随时关上水龙头,不让水白流。少用洗洁精,大部分洗涤剂含有化学物品,会污染水资源。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用电器。低碳出行,减少尾气排放。节约森林,少用一次性物品。选购绿色食品,认准绿色健康。
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